('还灵感觉自己好像要被说服了,毕竟扶苏说得真的很有道理,但他还是说道:“我觉得军候们的功劳更大。”
毕竟学会以后能够灵活运用也不容易。
嬴政一摆手:“用膳。”
军功问题没什么好讨论的,毕竟公子得军功要怎么酬赏没有前例,但也有王室立下战功的,但那种一般都是旁支。
血缘关系最近的也就是王的兄弟,这样反而好赏。
还灵这个的确有点麻烦,最主要的是他还离不开庄古县,庄古县目前只是有点起色,还没到能放手的时候。
更何况那里还有还灵用来改进粮种的田,这是大事。
除此之外,嬴政还要看还灵搞出来的官制到底怎么样。
他知道那种官制或许更先进,但先进不代表适用。
其实最好的赏赐应该是给小狐狸升郡守,只是庄古县这个人口数量实在不行,还能保留县称都是继承了以前没裁撤,否则当初建县都难。
嬴政难得有些头痛,看着傻乎乎还在跟扶苏讨论怎么训兵的儿子心里的无奈达到了顶峰。
不过还没等嬴政想好怎么奖励儿子,弹劾还灵的奏疏就上来了。
弹劾的理由也很充足—无视军令,擅自行动。
还灵俘虏燕喜的细节还没有披露,但也不妨碍有一些比较聪明,消息灵通的人分析他的行进轨迹。
世上毕竟没有不透风的墙,李信带了那么多人出征,总有一些跟咸阳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
在确认李信打代王嘉的时间以及还灵俘虏燕喜的时间之后,许多人就判断出这两个人应该是分头行动。
可这种事情很不合理,首先李信就算要分兵也应该是自己带兵去追燕喜,公子还灵从无经验,让他单独带兵追燕喜万一失败,他怎么跟秦王交代?
这件事情中处处透露古怪,很多决定跟李信平日里的行军作风都不符!
于是他们就上疏弹劾了,至于证据,他们要是有证据就不只是弹劾而是直接让秦王降罪了!
反正奏疏上去要么王上派人调查,要么公子还灵上疏自辩。
不过他们有八成把握此事是真,所以已经在虎视眈眈等着下一步了。
这些人还没继续行动就被扶苏喊过去骂了一顿。
这一次上疏的官员大部分都是扶苏的门客,扶苏一向对自己的门客都不错,有能力的就举荐他们出仕。
他本来也不指望这些人做什么,不过朝中人多了,他的影响力也逐渐增加,倒也没什么不好。
结果没想到这些人在这里等着他。
扶苏难得面色十分严肃:“你们在胡闹什么?谁让你们弹劾五弟的?”
门客一苦口婆心说道:“公子,那位五公子如今可以称得上是虎视眈眈,现在全咸阳都知道他是王上爱子,谁还记得您才是长公子?”
门客二也继续说道:“如今就连朝中对这位公子也是赞不绝口,将来若是入朝……”
门客三阴森说道:“公子还灵虽未入朝但胜似入朝,只怕再等两年会被分封出去。”
扶苏越听越不对,果断说道:“莫要危言耸听,五弟心思不在这里。”
门客着急说道:“公子,知人知面不知心,便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也未必多保险,更何况这后来的。”
扶苏耐心说道:“有些事情你们不知道,也不是你们该知道的,就这样,不许再纠缠!”
他这样说,门客们就有些迟疑,难道真有什么他们不知道的事情?
不过很快他们又重新坚定起来,不管什么特殊情况,这位五公子实在是个危险人物,就算不能把他踩下去也要趁机让王上对他心生厌恶。
他们都是依附扶苏公子的,扶苏公子越好他们才能越好!
扶苏本来以为谈话之后这些人能够收敛一二,没想到他们只是偃旗息鼓两天之后又卷土重来。
扶苏愤怒之下直接狠手处置了几个,这些人是他举荐,他想收拾也再容易不过。
他是脾气温和,但也不代表没脾气,都已经提醒过一次,你们还来?这是把他的话当耳边风啊!
收拾,挨个收拾。
等把那几个最跳的收拾了之后,剩下的老实了很多。
这时候嬴政才把他喊过去问道:“看清楚了吗?”
扶苏默默点头,这些人嘴上说为了他,实际上都是为了自己。
他父王正值壮年,现在就开始搞这个,他们是真的不怕死,但扶苏却不愿意因为这件事影响父子兄弟关系。
嬴政本来就这些人上蹿下跳也是为了教育儿子用,现在见扶苏已经明白便干脆大手一挥,把剩下那些也给处理了。
这父子俩一套组合拳下来,剩下的人都安静如鸡,也没人敢跳了。
毕竟秦国以法治国,而嬴政的话就是法。
他说谁有罪谁就有罪,敢抗争争辩的不仅要丢工作也可能丢脑袋。
这个消息传到还灵那里的时候他正抓着赵高研究怎么写自辩的奏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