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综历史同人)[秦]想当国师的我却成了太子

关灯
护眼
第153章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庄古县的主要干路放下嬴政的仪仗完全没有任何问题,不仅如此,甚至还能空出来不少地方。

嬴政看着道路两旁的建筑,说起来自然是没有咸阳那么繁华,但建筑规规整整甚至还看到了三层小楼。

这样的高楼层就算是在咸阳也不多见,而还灵的府邸就更离谱了,他在自己家里建了一座塔。

因为这个时代还没有塔的形态,嬴政对这座塔倒是很感兴趣开口问道:“这是用来做什么的?”

还灵有些不好意思说道:“也没什么,本来是想当藏书阁的。”

实际上这座塔也是无奈的产物,之前在建设县里的时候,他为了考验小妖怪们的建筑能力,硬生生搞了一栋三层小楼,后来就是给胡苗苗跟竹新当了食肆。

只是这三层小楼建得容易,后续就很麻烦了——在古代,民居的高度也有限制,至少不能超过县衙和王公府邸。

县衙那里因为一直没怎么修建最多就是翻新还能给个以后再说的解释,但是还灵自己的府邸是后来修建的。

他的府邸本来就选了地势比较高的地方,也不担心那座三层小楼怎么样,他也不想建个四层楼,在自己家里还要爬四楼那真是脑子有大病,哪怕他有法术也不能当着普通人的面用啊。

于是他就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修建一个更高的建筑,至于用来做什么以后再说,只要让食肆不违法就行了。

塔内倒是书架什么的都放好了,问题是他也没有那么多书。

别说他读书多不多,就这年头书籍流通本来就不怎么样,很多人就算写了一部书想要传下去也要看弟子们厉不厉害。

这座塔内目前最多的其实是各国律法,当然最多的还是秦国律书。

毕竟只有秦国鸡毛蒜皮一点小事都要定一条法律,虽然什么事情都有法可循让当官的都很省心,但对百姓的束缚也是真大。

这也是其他各国百姓不习惯从而产生反秦情绪的原因之一。

新占地的政策一般都是从宽到严,让普通人一点点适应才是最好的,上来就很严格,必然会导致怨声载道。

不过还灵也没把这件事情当成主要事情来做,毕竟他对这方面了解不多,贸然插手只会出事情。

还灵只字不提其他,只是让人带着嬴政上了塔顶——毕竟这塔当初修了九层,对应的是九重天,这个高度他也不可能让嬴政自己爬上去啊。

抬着嬴政和扶苏上去的是化为人形的小妖怪,一路十分平稳地把他们带到了第九层。

嬴政站在塔顶四下一看只觉视野开阔,远远看去甚至还能看到一部分咸阳城。

除此之外,整个庄古县尽收眼下不说,耕田水利也都看得一清二楚。

嬴政指着远处的蓄水池问道:“那就是你之前说过的堤坝?”

还灵立刻解释说道:“那是蓄水池,蓄水池前面的才是大坝。”

关于大坝的功能他之前也曾经说过,这次就索性再说一遍。

一旁的扶苏扶着栏杆说道:“这东西倒是能够很好地调节丰年和枯年。”

还灵点头说道:“对于一些经常洪水泛滥的地方也有用。”

大坝不能阻拦洪水,但至少能够蓄洪一段时间,尽量减少下游的泄洪压力,实在不行也能给下游撤离的时间,至少能将损失降到最低。

只不过这东西造价是真不低,大秦在修了郑国渠之后,在这方面需求比较小,除非一统天下之后才会有许多地方需要,所以还灵也没着急推这玩意。

嬴政听着点了点头,又问了一些其他问题,重点就在道路的宽度上。

还灵指着远处说道:“其实县里的道路还不是最宽的,那边的工业区道路才宽,为的是以后需求多了之后不至于堵车,儿臣还在道路两旁留了轨道,专供运输使用。”

嬴政多问了几句之后才发现庄古县称得上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无论是耕种还是商业基础都打得不错。

最主要的是这些东西还灵说起来的时候都是如数家珍,显然这些事情他都是付出过心血亲自过问的。

对于庄古县的发展问题,嬴政从头到尾都只是询问而并没有评价,甚至没有下达命令。

他仿佛真的就是来游玩的一样,问过自己感兴趣的就离开,也没打算在还灵的府邸住。

用嬴政的话来说就是:“偌大地方,给自己建了个牢笼。”

还灵听着他爹吐槽他府邸小的话不敢怒也不敢言。

可是他府邸已经不小了啊,占地五亩呢,那是什么概念?三千三百多平米啊。

后世动不动一千平都是豪宅,他这至少三个豪宅。

而且就他一个人住,连下人都没多少,要那么大地方干什么?

结果不仅嬴政吐槽他的府邸小,就连扶苏都拍着他的肩膀说道:“没钱怎么不说一声?实在不行再扩建吧,这哪里能住?”

还灵:……

他现在开始担心他爹会不会嫌弃幻月轩小了。

不过幻月轩本身就是在山顶,山顶能有多大地方?了不起也就三亩地的大小,他想建也不可能嘛。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