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郡守临走的时候的确跟还灵下了不少订单,尤其是弓。
本来他们还想多定制几张弓,还灵却摇头说道:“这不行,马具和弓除非有父王手书,否则定制数量是有上限的,还请三位见谅。”
北地郡守立刻说道:“自当如此。”
然后他就卡着顶格的线下了订单,还灵状似无意说道:“这个造型的弓还有其他不同颜色,只不过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所以没有展览出来,其中有一种黑金色是限定配色,只卖五十把,如今就剩下十个名额,上面还会有防伪刻印,几位要看看吗?”
那当然是要看的,无论什么时候限量这两个字对人都是有吸引力的。
河东郡守比较财大气粗直接问道:“有没有那种独一无二的形状色泽的长弓?”
还灵笑着说道:“有,在我父王手里,王兄都没有。”
他这话一出河东郡守就不敢说话了,倒也是,在秦国的地盘上,最独一无二的好东西当然都是要献给秦王的。
还灵让人记录完他们的需求之后就拍了拍巴掌说道:“好了,等一下我安排人来量一下你们的臂展,还有几位的坐骑也牵来吧。”
他这里的限量可不是那种一个模子做出来的限量,都是根据每个人的使用习惯之类的专门定制的。
价钱嘛当然也是很昂贵的,不过还灵有一个本事就是哪怕再贵也会让人有一种物超所值的感觉。
等把三位郡守送走之后,他看了一眼订单嘿嘿笑了笑:“开门红。”
毕竟年假刚过,工坊也是前两天才恢复生产秩序,去年的订单都结算了,今年的订单还没接,但不管怎么说一开年就有这样的大订单的确是个好兆头。
不过最主要的也是三位郡守都有意向要修水泥路。
虽然还灵说了对马蹄不好,但他也给出了解决方案嘛。
他们停留的这两天,手底下常用的马匹全都钉上了马蹄铁,并且还灵也说了以后商铺开张也会售卖马蹄铁。
当然这东西不是随便卖的,想要买也要有资格才行,还不能大批量买。
哪怕有人愿意一只一只运出去给匈奴,匈奴想要把所有的马匹都配上马蹄铁没个百八十年也不行。
至于他们拿到样品学会制作马蹄铁……开什么玩笑,现在的匈奴连青铜都冶炼不明白,更不要说铁制品。
既然没有了后顾之忧,当然要修建漂亮的道路才行,越是与众不同越是能突出他们的政绩嘛。
接下来的时间,还灵需要做的就是等着这三位郡守将商铺的地点定下来,然后再规划路线。
在等待的过程中他也没闲着,把秦舞阳招过来说道:“以后咱们在河东、汉中以及北地都算有了据点,商队的范围也可以更广一些。”
是的,虽然有了固定商铺,但还灵也没打算取消商队,他甚至想让商队走得更远一点,然后查看哪里适合建商铺,再给他报上来,还灵觉得可以就让人去忽悠当地官员加盟商会。
说着说着,还灵自己都忍不住咂了咂嘴,怎么好好的正经生意愣是让他搞出了一股官商勾结的味儿呢?
不过这种事情又不是他一个人做,而且这个商会早晚都是要上交的。
等到天下大定,那才是百废俱兴的时候,需要的钱更多。
很多人都觉得打仗耗钱,的确,打仗是耗钱的,但在打仗的过程中也会有收入,比如说将当地的府库一抢而空之类的。
只是当时抢得爽快,等到后来这块地方成了自己的治下,再看看空空如也的府库,那就真是哭都哭不出来。
再加上大秦统一六国之后军功爵制度就会变得十分累赘,要是维持原本的制度,那就要不停地征战。
可中原统一之后,周边不是能打的就是南边和北边,一个全是山林布满瘴气,一个地广人稀钻到草原里都可能找不到人影。
打这两个地方只能是赔钱,对于朝廷财政压力实在是太大。
可就算要更改军功爵制度也要一样一样来,不可能第一天觉得不行第二天就直接变了。
在这个过程中,朝廷需要有钱财维持运转,要不然就只能不停征战,征战又需要消耗大量的粮草,然后就只能压榨农民,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还灵现在想做的就是把经济稍微盘活一点,简单来说就是拉动内需带动经济增长,手上的商会到时候也摇身一变成为国家的商会,源源不断供应钱财。
到时候还灵就负责去开辟丝绸之路,嗯,开辟之前,先搞一搞匈奴。
当然这些都是他的美好理想,现在还只停留在第一步。
想要拉动内需就得让产品循环起来才行,幸好他手下有妖怪商队,效率更高,如果只依靠人力,那只怕真是有生之年。
秦舞阳知道之后着实兴奋了不少:“也就是说我能去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