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灵没说话,只是抬头看了一眼嬴政。
嬴政微微扬了扬下巴:“说。”
还灵便开口说道:“士兵在无战事之时聚集在一起十分难以管束,不如让他们在当地垦荒种地,自给自足,甚至以后卫兵交换驻守的时候都可以在当地种地生产维持军队运转,农忙时种地,农闲时训练。”
还灵说着说着忍不住思考,这个好像是……府兵制的雏形啊。
而府兵制盛行的朝代则是唐朝,虽然唐朝成也府兵制,败也府兵制,但世上本来就没有完美的军队体系,一旦时间长了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毛病。
当时的政权能解决这些问题就能为国家续命,不能解决,那就改朝换代。
还灵也不敢说真的能让大秦万世一系,所以只要能够符合当下,不会引起动荡的制度都可以使用。
治粟内史和卫尉听后都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别说他们,就连其他大臣也在思索。
这个方法似乎真的可行,那么具体要如何操作,怎么才能平稳调配这些细节才是最重要的。
治粟内史抬头看向嬴政,嬴政直接说道:“此事需从长计议,还灵且去写份条陈呈上。”
还灵深吸口气,开始有些后悔嘴快,这不是给自己找事儿干吗?
倒不是他不愿意写,主要是真要写,他恐怕要挤压睡眠时间来写才行。
他手里的事情都很琐碎,更不要提最近他还给自己上了难度——开始培育更优质的蔬菜,并且计划中下一步就是水果。
在这种情况下让他写府兵制的条陈真的很难为人,最主要的是这还不是写完了就算的,这么大的事情到时候肯定要商议许久,也就是说他以后只怕要成为朝会常客,而不是像以前一样,每天猫在自己的值房处理公务就行。
当然,不管心里怎么想,还灵还是老老实实躬身行礼应道:“是。”
还灵退回原来的位置,治粟内史也没有再继续要求撤兵,反正秦王已经铁了心地要让李信带兵北上,他能做的都做了,秦王也不是完全没有考量,这就行了。
接下来的时间自然就是对李信还有士兵的封赏。
嬴政很清楚将士们出征许久,原本好不容易打完以为可以回家结果还要北上,此时此刻士气肯定十分低沉。
所以他直接没有按照以往的程序走,先将封赏定下,也是提振士气。
李信经此一役连升两级,别看似乎级别不高,但要知道虽然大家嘴里都喊着李将军,实际上应该是李校尉。
此役之后他才能真正被称为李将军。
至于其他士兵的封赏自然不需要拿到大朝会上来讨论。
还灵一边为李信高兴一边松了口气,这大朝会终于要结束了,他得赶紧回去写条陈。
可惜他高兴得好像有些太早,就在此时嬴政忽然开口说道:“公子还灵,此次俘虏熊负刍为大功劳,此前更是连续俘虏赵迁、燕喜、魏假,功勋卓越,寡人有意封公子还灵为南阳君,且议来。”
还灵本来都已经有些昏昏欲睡,这句话仿佛炸弹一样在耳边炸了一下,顿时被惊醒。
什么情况?怎么就突然封君了?那他到时候是不是还要去封地?哦,不对,秦国好像是封君不列土吧?
还灵人都懵了,看了看身边的扶苏,发现扶苏的表情似乎有些意外又不意外的模样。
真正意外的不仅是还灵,在场的所有朝臣都很意外。
要知道今天可是大朝会,像是封爵这种除了大功于国的,像是宗室封爵很少会拿到大朝会上来讨论。
不过真要细究起来,很难说还灵这算是常规宗室封赏还是大功封赏。
李斯看都没看其他人,立刻上前一步说道:“谨遵王命。”
其他人:???
王上让我们商议,还没开始商议你就同意了?
让很多人没想到的是刚刚还跟还灵“对峙”的治粟内史也上前一步说道:“谨遵王命。”
卫尉继续跟进。
剩下的人一看干脆也放弃,接着全都谨遵王命了。
毕竟王上连封号都想好,显然是已经下定了决心。
最主要的是五公子的功劳够了啊,别说人家本来就是公子,就算他不是公子,只是普通朝臣,这样的功勋也足够封君了。
除了韩王和齐王不是这位俘虏的,剩下的都输在了这位手里。
这么一想,其实现在封君都有些晚,甚至可能还受了身份的影响。
这是秦王所有子嗣之中第一个封爵的,意义绝对不同。
如果没有这一层身份,早在俘虏赵迁和燕喜之后就应该可以封君了。
更何况虽然封爵,但封地一般,当地税收算不上高。